救灾记事
11月25日,做为杭州市第四批支援青川卫生重建医疗队的一员,我怀着紧张而兴奋的心情踏上了赴川的征途。
我是萧山四院首名前往四川抗震救灾的医务人员,在出发前的两天,区卫生局及院领导就把四川的情况给我们做了一下大致的介绍,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灾前的四川农村生活水平就较差,在经历了毁灭性的地震大灾难之后,就更不用说了。在出发之前,我虽然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经过了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凌晨时分到达了青川县竹园镇驻地,借着微弱的灯光,我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震撼了,到处是残垣断壁,零星散落的简易板房。
我被分配到竹园镇卫生院妇产科,竹园镇卫生院震前是竹园镇内唯一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医院,受汶川地震影响,门诊大楼及住院楼损毁严重,已不能使用。地震后医院的主要医疗活动都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开展。但就是这样的医疗条件,在当地也算是好的了,据卫生院领导介绍,条件最差的卫生院的医疗设备仅仅是血压计和听诊器,在这样的条件下给患者诊治,我们简直不敢想象。
竹园镇还时有余震发生,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就经历了两场余震,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紧张,但当地的群众却对此习以为常,慢慢地,我们也习惯了。
上班第二天,我们妇产科来了一位孕妇,她停经41周,自觉胎动减少2天,有少量阴道见红。孕妇家境比较困难,她想在我们这里分娩。我翻看这位孕妇的产检记录,发现她一周前上级医院的B超提示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妇产科的同行都知道,中央性前置胎盘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需要剖宫产分娩,术前需做好充分的输血准备,产妇随时有产后大出血的致命危险。竹园卫生院没有血液贮备,手术室的条件也相当的简陋,结合这些因素,我和一同派往竹园卫生院的沈醒杭医师讨论后,决定转院。但当时已是下午5时许,山城小镇已慢慢暗了下来,而此时的孕妇也有了些宫缩,孕妇的家庭条件相当贫苦,来的时候乘的竟然是牛车,为了孕妇、胎儿的安危,我们决定用救护车护送她去广元市中心医院,那里的条件相对来说要好的多。为了路上的安全,我晚饭也顾不上吃,自告奋勇要求陪同护送她去。竹园镇距离广元市大约有70公里的路程,一路都是山路,一边是崇山峻岭,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路上还不时有石块从山上翻落下来。同去的驾驶员张师傅告诉我,前几天他开车刚经过一处斜坡几秒钟,就从山上滚落下了一块房子大小的石块,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们一行人在山路上像蜗牛一样的爬行。孕妇的阵痛越来越紧,而广元迟迟不到。我的心一直悬在半空,“到广元出口了”,驾驶员张师傅这一声,让我悬在半空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崎岖的山路,70公里的路程我们竟然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坚持一会儿,我们马上就到了”,我安慰着孕妇。到了广元市区,张师傅加大油门,以最快的速度到了医院。胎心正常,孕妇情况良好,我与广元医院的妇产科王医师做了交接班,她就急急忙忙的准备手术了。临走之前,我和王医生互换了电话号码。
又是一路惊险,回到驻地已是午夜。此时的我才感到饥肠噜噜,但让我感动的是,我的队友早给我准备了热菜热饭,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吃着晚饭,我的心还一直牵挂着那位孕妇,不知道她的手术顺利吗?吃完饭,我给王医生打去电话,得知手术刚刚结束,母子平安。王医师说,她要代那位孕妇谢谢我们杭州医生,她本人也被我们杭州医疗队认真负责、热情的工作态度被感染了。
此时的我虽是满身的疲倦,但做为一名援川的杭州医务工作者,尽自己的力量,为四川人民做了一点小事,内心感到了由衷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