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劳斯莱斯”
家里有一辆28寸永久牌自行车,已经锈迹斑斑了,每天静静地躺在后院的角落里。妈妈几次提出把它当废品卖掉,但最后都没有成功,因为我们都舍不得,它里面有我们太多的回忆。
自行车带给我们很多的欢乐,那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吹暖了农村的田野,吹开了农民脸上的笑容,大家都富裕了,就开始想方设法买家电等用品。在那个年代,这些还是奢侈品,需要凭票供应,能买到这些东西在农村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父亲也是通过姨夫的一个做生意的同门兄弟才买到这辆车的。记得当时是从兰州用火车托运回来的,看到这辆崭新的自行车,我们姊妹几个都很兴奋,都想去摸一下。如果能得到父亲分配擦自行车的活,是我们一天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自行车是父亲的背,在那个时候,我的身体不好,特别是在夏天,全家因为我的身体都锁紧了眉头。记得有一次中午的时候,我又突然发高烧,父亲刚从田里回来,看到我难受的样子,顾不上吃饭,忙推出自行车,带着我到镇上的卫生院。在烈日下,父亲的背马上就湿透了。而我坐在后面,经过微风的吹拂,感觉好了许多。看完病回来,我对父亲说,你一带我出去转了一下,我就感觉我的病好了。父亲说,我可不希望这样带你兜风,你还是好好养病,快点好起来。我知道,父亲宁愿在我们快乐的时候上街,也不希望带着焦急的心情上街。
还记得自行车刚买到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学会骑。春节去外婆家,父亲骑车,我们姐妹俩总是一个坐在前面横档上、一个坐在后座上,欢笑着向外婆家出发。途中要过几个陡坡,父亲总是很用力踩上去,从不让我们下车。
自行车是我们家的致富工具,有了自行车,父亲可以在农闲的时候,出门做点小生意。父亲靠着自行车,卖过稻谷、花生、萝卜,还卖过辣椒等等。记得有一年冬天,父亲卖完萝卜回来,车胎在半路上被扎破了,父亲推着走了近十里路。到家的时候,已是晚上十一点钟了。望着父亲身上的雪花,我知道父亲为了我们的家一直很努力,也很辛苦。所幸的是有了自行车后,钱赚的机会多了,家里条件逐渐好起来,电风扇、电视机等家电一一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姊妹俩也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
永久牌自行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算是高档的代步工具了。那时农村办喜事,往往用“永久牌”自行车去接新娘子。后来随着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等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永久牌”自行车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看到这辆破旧的自行车,我仿佛还能看到父亲为家忙碌的身影。要不是因为我们家房屋的拆迁,大家仍就是舍不得让这辆八十年代的“劳斯莱斯”离开我们。经过家庭合议,我们为这俩劳苦功高的“劳斯莱斯”拍了照片作为永久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