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父女千里求医 声声感谢深深情谊
“太谢谢你们了,扎西德勒!”在杭州市大江东医院肾脏内分泌科,一位回族同胞双手合十,向医务人员表达感谢。这也是肾脏内分泌科医护们这几天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他们用匠心和爱心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来自高原古城青海西宁的回族父女带来吉祥、带来希望。
让“病蔫”的格桑花重新绽放
这位名叫卓玛(化名)的女子,年仅三十岁,深邃的五官、姣好的面容如美丽的格桑花绽放在高原上,可就在不久前,她感到莫名的疲倦乏力,去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患上了慢性肾功能衰竭,家人带着她跑遍青海各大医院,治疗效果均不佳。经多方打听,了解到上海瑞金医院的肾内科不错,就踏上了千里迢迢的求医路。他们行程是先从青海西宁乘飞机到杭州,再转乘高铁去上海,可飞机刚落地,卓玛突发胸闷、气促、反应淡漠,家人急忙将她送到了我院急诊科。在了解情况后,急诊科第一时间展开救治:吸氧、心电监护、血常规检测、肾功能检查……并立即请肾脏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匡金雄会诊。检查显示:血肌酐1534umol/L、血尿素氮45.52mmol/L、血红蛋白48g/L,匡医师考虑患者为尿毒症、代谢性脑病、重度贫血且已出现心力衰竭,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行血液透析治疗。征得家属同意后,匡医师迅速为患者建立股静脉临时血管通路,经过几次血液透析后,患者胸闷、气急的症状缓解了,思维变清晰了,也爱笑了,家人见卓玛病情好得这么快,决定继续留在我院治疗。
考虑到患者需要长期接受透析治疗,匡医师带领医护团队再次为患者建立颈内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导管。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加,患者恢复得几乎和正常人一样,家属连连向医护人员伸出大拇指,嘴里不停地说:“妹妹被你们救活了!”。
在卓玛住院期间,肾脏内分泌科主任赵宁也时刻关注着这位千里之外远道而来的客人,她认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最适合卓玛的,也是让这个年轻生命长久延续下去的最好办法。为此,赵宁主任特邀浙大市一医院王鸣主任一起为患者实施了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目前内瘘发育良好,再过段时间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医护有爱 父女同治
卓玛远在青海的老父亲70多岁,身患糖尿病10余年,一直没有规范治疗,血糖控制很差,四肢经常麻木刺痛。老父亲通过视频看到女儿大变样,根本不像一个病人,直夸医院好,医生水平高!他立刻直飞杭州来大江东医院规范治疗糖尿病。医护人员把父女俩安排在同一个病房,不管在诊疗、护理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经过一周的治疗,父亲血糖稳定了,四肢麻木刺痛感明显缓解,整个人都轻松了。
很快,父女俩就要出院了,父亲桑杰拉着匡医师的手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大江东医院好得很!感谢你们!”声声感谢,让所有艰辛化为甘泉。“他们淳朴的眼神,真挚的笑容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辱使命,所有的付出在这些情谊和健康面前,都值了。”匡医师感慨道。
就这样,肾脏内分泌科的医护团队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与精湛的技术让回族父女的笑容留在美丽的大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