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每年四月的第三周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是第十五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国际抗癌联盟(UICC)将2009年确定为“除痛年”,中国抗癌协会(CACA)将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确定为:“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癌痛人群和癌痛治疗,进一步推广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普及推广癌痛评估方法,宣传癌痛治疗新药物、新技术和新手段,让癌痛患者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
现今人们往往忽视饮食健康,不注意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癌症也会“病从口入”。许多我们每天都吃的东西,恰恰是被忽视了的致癌物质,如果不多加小心,毒素日积月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常常是难以预料的。
人体本身对癌症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这种能力因人而异。每个人身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癌细胞,而我们自身健全的免疫系统具有杀死癌细胞的强大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精心维护自身健康、健全的免疫系统。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建议:不吃腌制、辛辣、熏制、油炸食品,进食不宜过快过烫,不饮烈酒、不抽烟,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等。饮食习惯是一天天积累形成的,一点一滴从小做起,防微杜渐,远离癌症。
一、茶垢
有人认为,茶垢是茶水长期沉积形成的,对身体无害,平时很少去洗,其实这是错误的。茶垢中含有镉、铅、汞、砷等多种有害金属和某些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可导致肾脏、肝脏、胃肠等器官发生病变。
二、水果中烂掉的部分
水果腐烂后,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特别是真菌的繁殖加快。有些真菌具有致癌作用,可以从腐烂部分通过果汁向未腐烂部分扩散。所以,尽管去除了腐烂部分,剩下的水果仍然不能吃。
三、用报纸包的食品
油墨中含有一种叫做多氯联苯的有毒物质,它的化学结构跟农药差不多。如果用报纸包食品,它就会渗到食品上,然后随食物进入人体。人体内多氯联苯的储存量达到0.5—2克时会引发中毒。轻者眼皮红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重者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肌肉酸痛、咳嗽不止,甚至导致死亡。
四、霉变的大米、花生和玉米
其中含有黄曲霉素,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容易引起肝癌和食道癌。有人以为,多洗几次或高温消毒就能去除有毒物质,其实黄曲霉素一旦污染食物,是很难彻底清除的。
五、碱性食品中的味精
味精遇碱性食品会变成谷氨酸二钠,使其失去鲜味;当它被加热到120℃时,会变成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因此,在有苏打、碱的食物中不宜放味精;做汤、菜时,应在起锅前放味精,避免长时间煎煮。
六、烧焦的鱼和肉
鱼和肉里的脂肪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V—氨甲基衍生物,这是一种强度超过了黄曲霉素的致癌物。因此,烹调鱼肉时应注意火候,一旦烧焦,千万别再吃。
七、腐烂的白菜
腐烂和没腌透的白菜中,都含有致癌性亚硝酸盐。
八、烧烤食品
所有的烧烤食品中,都容易出现一种致癌能力相当强的物质——苯并芘,这和油炸食品中的油反复使用,所产生的是同一物质。
九、用卫生纸擦过的水果
许多卫生纸的消毒不彻底,携带大肠杆菌、致病性化脓菌、真菌、乙肝病毒等;其中的填料和粉屑残留在餐具、水果上,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十、涂在筷子上的油漆
油漆筷子的使用现在仍然很普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油漆中含有铅、苯等化学物质,常常随着油漆的剥落被我们吃进体内,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
十一、桌布上的有毒物质
很多饭店在桌子上铺的薄薄的塑料桌布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含有毒的游离基,能通过餐具借食物进入体内,导致慢性中毒。所以,在外就餐时,不要将筷子直接放在铺有塑料薄膜的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