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接种流感疫苗后一定不会感冒吗?
每年的11月-翌年3月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不少人都选择接种流感疫苗来抵抗病毒的来袭。近日,杭州主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日接种流感疫苗的市民有上百人,其中老人和孩子居多。
“我已经接种了流感疫苗,为什么几天后还是感冒了,是疫苗没有效果吗?”面对市民邵女士的疑惑,防疫科的专业医生给出了答案。
接种流感疫苗后一定不会感冒?答案是否定的!流感疫苗只针对特定病毒,细菌感染及其他原因仍有可能引起感冒。
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流感疫苗基本都是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份,对除此之外的细菌、其他病毒或支原体引起的感冒则没有预防和抵抗的能力。邵女士此次感冒抽血化验后结果显示炎症指标高,提示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并不是流感疫苗的“黑锅”。
流感疫苗在体内产生抗体需要时间,并不是接种后立即就能起效。通常情况下,流感疫苗在人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通常需要2-4周,不是接种完当天就起效的。由于流感的潜伏期是数天,如果在接种前或接种后数天立即暴露在流感病毒流行的环境中,仍有可能罹患流感。接种流感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随时间衰减,衰减程度与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疫苗抗原等因素有关。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易变的特性,因而每年需接种新的疫苗。流感病毒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上一年的疫苗对应的流行株对现在可能已经不再匹配,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一次接种了流感疫苗并不代表“终身受益”。病毒的种类很多,每一年引起流感的病毒是不相同的。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但流感疫苗不是预防感冒的“金罩衫”。市民在流感多发季节还应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空气流通,增强个人体质和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