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叶酸
一、叶酸是什么?
叶酸是一种有机酸,存在于动物的肝、肾,酵母及甘蓝、菠菜、洋葱、番茄、豆类、胡萝卜等蔬菜内,目前应用的为人工合成品。叶酸属于维生素B族,故又名维生素M或维生素Bc,一种对人体红细胞发育成熟起辅助作用的水溶性维生素。
二、叶酸在哪些蔬菜中含量多?
叶酸在有绿色叶子的蔬菜如菠菜、甘蓝、番茄、胡萝卜、芦笋中,或牛羊的肝、肾、面包中含量较多,而在白米、蛋糕、点心、饼干中含量极少。天然的叶酸极不稳定,易受阳光、加热的影响而发生氧化,长时间烹调可被破坏,故对绿色的蔬菜不宜烹煮得过烂。叶酸生物利用度较低,在45%左右;而合成的叶酸在数月或数年内可保持稳定,容易吸收且人体利用度高,约高出天然制品的1倍左右。
三、人缺乏叶酸时会有哪些不适?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为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成分,与维生素B12一起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叶酸缺乏时,使红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形成畸形的巨幼红细胞,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临床表现除查血可发现巨幼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数量减少外,并伴有神经症状,如有舌炎、胃炎等并发症。
叶酸缺乏者多见于饮食结构不平衡者,或叶酸利用和合成障碍者;老年人、嗜烟酒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白血病者对叶酸的需求增加;长期大剂量应用磺胺药、苯妥英钠、柳氮磺吡啶、抗癌药、避孕药、止痛药、抗惊厥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可使体内叶酸合成的途径被阻断,导致叶酸的缺乏。
四、哪些人需要补充叶酸?
叶酸在体内储量仅有5~10mg,人每日对叶酸的需求甚微,一日仅100~200微克,即使是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需求量也就翻上1~2倍。但在妊娠、感染、溶血等特殊情况下,体内消耗较大,约在4个月内可将体内的积蓄耗尽。依据美国科学院推荐膳食中摄入量为1岁以下婴儿每日最小补充量为0.1mg、1~4岁儿童0.2mg、4岁以上儿童和成人0.4mg、妊娠及哺乳期妇女0.8mg。
五、服用叶酸有哪些注意事项?
1、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很少发生中毒反应;偶可见过敏反应,个别人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症状。大量服用叶酸还可出现黄色尿。
2、急性或慢性酒精中毒时,每天从食物中吸收叶酸的量受到限制,只要回复正常饮食,就足以克服酒精的影响。
3、维生素C与叶酸同服,可抑制叶酸在胃肠中的吸收;叶酸与苯妥英钠同服,可降低后者的抗癫痫作用;此外,由于营养不良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同时伴随缺铁,尤其在应用叶酸治疗使造血功能恢复后更容易出现,因此,在疗程接近后期宜同时补铁。
4、同时应用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药物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嘧啶和干扰叶酸吸收的药物如某些抗惊厥药、避孕药都能降低叶酸的血浆浓度;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等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较强的亲和力,能阻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终止叶酸的治疗作用,严重时能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六、治疗贫血在服用叶酸时宜同时补充维生素B12
叶酸服用后可很快纠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异常现象,改善贫血,但不能阻止因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经损害,如脊髓变性;且若仍大剂量服用叶酸,由于造血旺盛而消耗维生素B12,可进一步降低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反使神经损害发展。需注意补充维生素B12,以改善神经症状。
叶酸是一种有机酸,存在于动物的肝、肾,酵母及甘蓝、菠菜、洋葱、番茄、豆类、胡萝卜等蔬菜内,目前应用的为人工合成品。叶酸属于维生素B族,故又名维生素M或维生素Bc,一种对人体红细胞发育成熟起辅助作用的水溶性维生素。
二、叶酸在哪些蔬菜中含量多?
叶酸在有绿色叶子的蔬菜如菠菜、甘蓝、番茄、胡萝卜、芦笋中,或牛羊的肝、肾、面包中含量较多,而在白米、蛋糕、点心、饼干中含量极少。天然的叶酸极不稳定,易受阳光、加热的影响而发生氧化,长时间烹调可被破坏,故对绿色的蔬菜不宜烹煮得过烂。叶酸生物利用度较低,在45%左右;而合成的叶酸在数月或数年内可保持稳定,容易吸收且人体利用度高,约高出天然制品的1倍左右。
三、人缺乏叶酸时会有哪些不适?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为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成分,与维生素B12一起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叶酸缺乏时,使红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形成畸形的巨幼红细胞,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临床表现除查血可发现巨幼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数量减少外,并伴有神经症状,如有舌炎、胃炎等并发症。
叶酸缺乏者多见于饮食结构不平衡者,或叶酸利用和合成障碍者;老年人、嗜烟酒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白血病者对叶酸的需求增加;长期大剂量应用磺胺药、苯妥英钠、柳氮磺吡啶、抗癌药、避孕药、止痛药、抗惊厥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可使体内叶酸合成的途径被阻断,导致叶酸的缺乏。
四、哪些人需要补充叶酸?
叶酸在体内储量仅有5~10mg,人每日对叶酸的需求甚微,一日仅100~200微克,即使是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需求量也就翻上1~2倍。但在妊娠、感染、溶血等特殊情况下,体内消耗较大,约在4个月内可将体内的积蓄耗尽。依据美国科学院推荐膳食中摄入量为1岁以下婴儿每日最小补充量为0.1mg、1~4岁儿童0.2mg、4岁以上儿童和成人0.4mg、妊娠及哺乳期妇女0.8mg。
五、服用叶酸有哪些注意事项?
1、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很少发生中毒反应;偶可见过敏反应,个别人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症状。大量服用叶酸还可出现黄色尿。
2、急性或慢性酒精中毒时,每天从食物中吸收叶酸的量受到限制,只要回复正常饮食,就足以克服酒精的影响。
3、维生素C与叶酸同服,可抑制叶酸在胃肠中的吸收;叶酸与苯妥英钠同服,可降低后者的抗癫痫作用;此外,由于营养不良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同时伴随缺铁,尤其在应用叶酸治疗使造血功能恢复后更容易出现,因此,在疗程接近后期宜同时补铁。
4、同时应用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药物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嘧啶和干扰叶酸吸收的药物如某些抗惊厥药、避孕药都能降低叶酸的血浆浓度;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等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较强的亲和力,能阻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终止叶酸的治疗作用,严重时能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六、治疗贫血在服用叶酸时宜同时补充维生素B12
叶酸服用后可很快纠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异常现象,改善贫血,但不能阻止因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经损害,如脊髓变性;且若仍大剂量服用叶酸,由于造血旺盛而消耗维生素B12,可进一步降低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反使神经损害发展。需注意补充维生素B12,以改善神经症状。